徐暄,从吕祖谦学。孝宗淳熙九年(一一八二)有诗吊其师(《东莱集》附录卷三)。今录诗四首。 ...
徐暄。 徐暄,从吕祖谦学。孝宗淳熙九年(一一八二)有诗吊其师(《东莱集》附录卷三)。今录诗四首。
淮海人,寓居天台,字泽卿,号莫庵。陆游甥。有《兰亭博议》、《莫庵诗集》,又辑《回文类聚》。 ...
桑世昌。 淮海人,寓居天台,字泽卿,号莫庵。陆游甥。有《兰亭博议》、《莫庵诗集》,又辑《回文类聚》。
江朝议,失名。孝宗乾道六年(一一七○),以朝议郎通判道州。事见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卷一○六。今录诗三首。 ...
江朝议。 江朝议,失名。孝宗乾道六年(一一七○),以朝议郎通判道州。事见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卷一○六。今录诗三首。
范泰(355-428年),字伯伦,顺阳郡山阴(今河南内乡县)人。南朝宋大臣,著名学者,史学家范晔之父。 史学家范晔之父,也是经学家范宁之子。初为太学博士,拜天门太守,升中书侍郎,袭爵阳遂乡侯。卢循起义时,派兵镇压,加振武将军,升侍中,调度支尚书,黄门侍郎,迁御史中丞。刘裕即位,拜金紫光禄大夫,加散骑常侍。元嘉三年,进位侍中、左光禄大夫、国子祭酒,领江夏王师,特进。五年卒,年七十四,追赠车骑将军,谥号为宣。著有《古今善言》。 ...
范泰。 范泰(355-428年),字伯伦,顺阳郡山阴(今河南内乡县)人。南朝宋大臣,著名学者,史学家范晔之父。 史学家范晔之父,也是经学家范宁之子。初为太学博士,拜天门太守,升中书侍郎,袭爵阳遂乡侯。卢循起义时,派兵镇压,加振武将军,升侍中,调度支尚书,黄门侍郎,迁御史中丞。刘裕即位,拜金紫光禄大夫,加散骑常侍。元嘉三年,进位侍中、左光禄大夫、国子祭酒,领江夏王师,特进。五年卒,年七十四,追赠车骑将军,谥号为宣。著有《古今善言》。
释道谦,号密庵,俗姓游,建宁(今属福建)人。住开善寺。为南岳下十六世,径山宗杲禅师法嗣。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一八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二○有传。今录诗八首。 ...
释道谦。 释道谦,号密庵,俗姓游,建宁(今属福建)人。住开善寺。为南岳下十六世,径山宗杲禅师法嗣。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一八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二○有传。今录诗八首。
陈翥(982年~1061年),北宋著名科学家。字风翔,号虚斋、咸聱子、桐竹君,江东路池州铜陵县(今安徽省铜陵县)贵上耆土桥(今钟鸣镇)人。5岁读书,14岁入县学,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。至40岁时,方“志愿相畔,甘为布衣,乐道安贫”,一面闭门苦读,一面参与耕作,坚持不辍。北宋皇佑年间(1049年~1053年)撰成《桐谱》书稿约1.6万字,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。平生著有天文、地理、儒、释、农、医、卜算之书,共 26 部 182 卷,又有 10 图。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。 ...
陈翥。 陈翥(982年~1061年),北宋著名科学家。字风翔,号虚斋、咸聱子、桐竹君,江东路池州铜陵县(今安徽省铜陵县)贵上耆土桥(今钟鸣镇)人。5岁读书,14岁入县学,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。至40岁时,方“志愿相畔,甘为布衣,乐道安贫”,一面闭门苦读,一面参与耕作,坚持不辍。北宋皇佑年间(1049年~1053年)撰成《桐谱》书稿约1.6万字,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。平生著有天文、地理、儒、释、农、医、卜算之书,共 26 部 182 卷,又有 10 图。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。
冯伯规,岷州(今甘肃岷县)人。光宗绍熙元年(一一九○)知巴州(《金石苑·冯伯规题字》)。今录诗三十一首。 ...
冯伯规。 冯伯规,岷州(今甘肃岷县)人。光宗绍熙元年(一一九○)知巴州(《金石苑·冯伯规题字》)。今录诗三十一首。
潘阆(?~1009)宋初著名隐士、文人。字梦空,一说字逍遥,号逍遥子,大名(今属河北)人,一说扬州(今属江苏)人。性格疏狂,曾两次坐事亡命。真宗时释其罪,任滁州参军。有诗名,风格类孟郊、贾岛,亦工词,今仅存《酒泉子》十首。 ...
潘阆。 潘阆(?~1009)宋初著名隐士、文人。字梦空,一说字逍遥,号逍遥子,大名(今属河北)人,一说扬州(今属江苏)人。性格疏狂,曾两次坐事亡命。真宗时释其罪,任滁州参军。有诗名,风格类孟郊、贾岛,亦工词,今仅存《酒泉子》十首。
(1045—1106)建州浦城人,徙居苏州,字端叔。神宗熙宁三年进士。调临川尉,移知寿春。进所著《孟子解义》,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,改著作佐郎。元丰中知山阴县,监左藏北库。哲宗朝通判宿州,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。徽宗即位,知虔州。崇宁初为都官郎中,时立元祐党籍,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,不应刻名著籍,禁锢子孙。坐忤宰相曾布,降官知泰州。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。 ...
章甫。 (1045—1106)建州浦城人,徙居苏州,字端叔。神宗熙宁三年进士。调临川尉,移知寿春。进所著《孟子解义》,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,改著作佐郎。元丰中知山阴县,监左藏北库。哲宗朝通判宿州,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。徽宗即位,知虔州。崇宁初为都官郎中,时立元祐党籍,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,不应刻名著籍,禁锢子孙。坐忤宰相曾布,降官知泰州。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。
世昌字叔京,诸暨人。 ...
张世昌。 世昌字叔京,诸暨人。
从大姓未详。元诗癸集戊上有潘从大,宛陵人,不知即此人否。 ...
从大。 从大姓未详。元诗癸集戊上有潘从大,宛陵人,不知即此人否。
高昌人,居契辇河上,因以契为氏,字世玉。仁宗延祐五年进士,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。顺帝至正中,为泉州路达鲁花赤。考求图志,搜访旧闻,成《清源续志》二十卷。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。工诗。有《世玉集》。 ...
契玉立。 高昌人,居契辇河上,因以契为氏,字世玉。仁宗延祐五年进士,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。顺帝至正中,为泉州路达鲁花赤。考求图志,搜访旧闻,成《清源续志》二十卷。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。工诗。有《世玉集》。
邝梦琰,一作梦炎,字均房,号养吾。顺德人,南海籍。明世宗嘉靖七年(一五二八)举人。二十九年授定海学谕,官至杭州通判。卒年八十六。有《养吾吟稿》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七九有传。 ...
邝梦琰。 邝梦琰,一作梦炎,字均房,号养吾。顺德人,南海籍。明世宗嘉靖七年(一五二八)举人。二十九年授定海学谕,官至杭州通判。卒年八十六。有《养吾吟稿》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七九有传。
朱惠,字元锡。英德人。明成祖永乐十五年(一四一七)举人,隐身不仕。事见清同治《韶州府志》卷三四。 ...
朱惠。 朱惠,字元锡。英德人。明成祖永乐十五年(一四一七)举人,隐身不仕。事见清同治《韶州府志》卷三四。
名一作士凤。明广东东莞人,字彦祥。成化十一年进士。初官江西广昌知县,善断狱。升都察院都事,卒官。 ...
袁仕凤。 名一作士凤。明广东东莞人,字彦祥。成化十一年进士。初官江西广昌知县,善断狱。升都察院都事,卒官。
陈应张,号环珠。东莞人。明熹宗天启间布衣。事见民国张其淦《东莞诗录》卷二○。 ...
陈应张。 陈应张,号环珠。东莞人。明熹宗天启间布衣。事见民国张其淦《东莞诗录》卷二○。
沈士柱(?--1659),字昆铜,号惕庵,其父沈希韶,明朝御史。沈士柱在崇祯年间加入复社,反对阉党,因党祸被迫离开芜湖流落杭州等地,南明灭亡后回芜隐居,但仍秘密从事反清活动,清顺治14年(1657)被捕,1659年清明在南京从容就义,其一妻二妾同时在芜自殉。与吴应箕、沈眉生、杨维斗、刘伯宗合称为“复社五秀才”。 ...
沈士柱。 沈士柱(?--1659),字昆铜,号惕庵,其父沈希韶,明朝御史。沈士柱在崇祯年间加入复社,反对阉党,因党祸被迫离开芜湖流落杭州等地,南明灭亡后回芜隐居,但仍秘密从事反清活动,清顺治14年(1657)被捕,1659年清明在南京从容就义,其一妻二妾同时在芜自殉。与吴应箕、沈眉生、杨维斗、刘伯宗合称为“复社五秀才”。
陈嵩,字浚源。东莞人。明穆宗隆庆间布衣。民国张其淦《东莞诗录》卷一四有传。 ...
陈松山。 陈嵩,字浚源。东莞人。明穆宗隆庆间布衣。民国张其淦《东莞诗录》卷一四有传。
秦禾,字子实,号文桥,无锡人。嘉靖三十二年进士,累官永昌知府。 ...
秦禾。 秦禾,字子实,号文桥,无锡人。嘉靖三十二年进士,累官永昌知府。
李德彰,顺德人。李聪父。善医。清康熙《顺德县志》卷七有传。 ...
李德彰。 李德彰,顺德人。李聪父。善医。清康熙《顺德县志》卷七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