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江南·暮春

望江南·暮春朗读

春已老,春服几时成。曲水浪低蕉叶稳,舞雩风软纻罗轻。酣咏乐升平。

微雨过,何处不催耕。百舌无言桃李尽,柘林深处鹁鸪鸣。春色属芜菁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望江南·暮春创作背景

 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暮春三月,与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同时而稍后。熙宁七年秋,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(今山东诸城)。次年八月,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,并由其弟苏辙题名“超然”。到了熙宁九年暮春,苏轼登超然台,眺望春色烟雨,有感作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后又写下了此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朱靖华.苏轼词新释辑评:中国书店,2007:356-359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 ...

苏轼朗读
(6)

猜你喜欢

程滨

唏嘘堂上,举世谁无妄。惟有军持成宝相,矫若游龙荡漾。

长空夜影青青。平添雪后心情。莫道能医心病,终朝郁郁为名。

(0)

二月多烟三月风,山花多是满冈红。一囊收取春光尽,付与奚奴寄大同。

(0)

李公素誉压朝端,曾溯龙门鬣未乾。虽愧彭宣惟赐食,未惭贡禹亦弹冠。

(0)
黄克晦

前山无夕阳,犹问夕阳洞。

天寒人不行,山僧出相送。

(0)

铁舆动地来,猎火烬九县。睢阳东南冲,江淮国所援。

蔽遮不使前,恢复可立见。二公明此机,死守誓不变。

(0)

片云远隔五羊城,白足高僧事事清。吟对梅花看月色,坐题桐叶听秋声。

一尘不及人间迹,万虑都忘物外情。卖却床头琴与剑,几回相见话生平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