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

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朗读

杨子谈经所,淮王载酒过。

兴阑啼鸟换,坐久落花多。

径转回银烛,林开散玉珂。

严城时未启,前路拥笙歌。

译文

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,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。

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,坐的时间太长,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。

穿行在曲折的林径,烛光闪闪,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。

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,城门还未开启,一路余兴未尽,照样笙歌相伴。

注释

杨子:指西汉扬雄(一作杨雄)。此处以杨子比杨氏。

淮王:指汉淮南王刘安,这里借指岐王。

兴阑(xīng lán):兴尽。

迳转:山路曲折回环。

银烛:白亮如银的烛光。此处也可能是火炬(晋代以前称为烛)而非蜡烛。

开:舒展,开豁。

散玉珂(kē):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。玉珂(kē):马勒上的玉饰。

严:戒夜。

拥:谓群聚而行。指归来时,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。唐时亲王出行,卤簿中有鼓吹乐,故云。

笙(shēng)歌:合笙之歌。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马玮主编.《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》:商务印书馆,2014.01:第16页

2、孙建军等主编.《全唐诗》选注 (1-16册):线装书局,2002年1月:第871页

3、杨文生编著.王维诗集笺注:四川人民出版社,2003.09:第113页

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创作背景

  开元八年(720年),岐王李范带领王维等人同游杨氏别业并要求他们写诗,王维接受了岐王李范的命令作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马玮主编.《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 王维诗词赏析 》:商务印书馆,2014.01:第16页

  这是一首纪游诗,主要写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兴尽归去的过程。

  首联即点出题意。“杨子谈经所,淮王载酒过”,“杨”子便是西汉的儒者扬雄,而淮王便是淮南王刘安。这两人,一个喜好学术,一个擅长学术,可惜未曾谋面。王维写淮南王过杨子谈经之所,并非有意让他们“关公战秦琼”,而是借汉喻唐,将岐王比作好客的淮南王。“载酒”二字乃诙谐之笔,表面看,是说淮王重视贤才,载酒光顾贫寒的杨子宅,实则交代岐王带领诗友宾朋游览杨氏别业,欢宴游乐。第二联“写出了作者游览的无穷兴味,情致独到,别有会心。“兴阑啼换,坐久落多”,“兴阑”,即兴尽,与“坐久”为互文,这两句以极富于诗意的笔法,写出了在鸣声中、繁影里度过的身心俱适的一夜。这一联以景传情,写景入神,体验独特,感情细腻。第三联“径转回银烛,林开散玉珂”,这两句写诗人走过曲径,穿过树林,那原本闪烁的烛光,一下子通明起来,眼前豁然开朗,看到了岐王及其扈从的车。这一联交代了将要回去时的情景。

  尾联写抵达城门时的情况:意谓纵情赏玩,深夜始归,其时城门尚未开启,即使在这样的时候,依然一路笙歌,余兴未尽。写出了诗人对游玩仍有兴趣的情感。

  这首诗善于写景,且多不直接写景。如颔联不直接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,而是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,以至于树上的换了种类,地上的落越积越多。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,余味不尽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非常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 ...

王维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二苏翰墨仙,同谪百蛮里。

时有田舍翁,结茅住行李。

()

坐听檐虚泻沸涛,也知真宰养民膏。北窗梦觉增絺绤,南亩人归罢桔槔。

乡赛入村喧社鼓,野塘生水受渔舠。雨师先及公田足,为报官家抚字劳。

()
程千帆

惠施过孟诸,庄周弃馀鱼。濠梁虽共游,踪迹亦略殊。

穷达与贫富,夜旦相代居。争关梦觉间,栩栩复蘧蘧。

()

白狼山下白三郎,酒后偏能说战场。飒飒悲风飘瓦砾,座间人似到昆阳。

()

敬吊先生落照中,纸烟销尽酒樽空。牛羊上垄无人管,岂为当时面发红。

()

挂冠归后爱林泉,择地为亭欲看山。清画绝无尘坌到,白云常与性情閒。

诗书教子雍容外,琴酒娱宾笑傲间。堂构不隳门有庆,綵衣终约锦衣还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