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与行,字叔达,罗源(今属福建)人。光宗绍熙元年(一一九○)进士。五年,为建康府教授(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八)。终知兴化军(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三一)。 ...
陈与行。 陈与行,字叔达,罗源(今属福建)人。光宗绍熙元年(一一九○)进士。五年,为建康府教授(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八)。终知兴化军(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三一)。
郭令孙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(《宋诗纪事补遗》卷八一)。 ...
郭令孙。 郭令孙,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(《宋诗纪事补遗》卷八一)。
杨寅,字少云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同进士出身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七)。历泾县尉(《永乐大典》卷一一九八○引《径城志》)、秘书丞、著作郎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七、八)、宗正寺主簿(《宋会要辑稿》选举二一之七)。今录诗二首。 ...
杨寅。 杨寅,字少云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同进士出身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七)。历泾县尉(《永乐大典》卷一一九八○引《径城志》)、秘书丞、著作郎(《南宋馆阁续录》卷七、八)、宗正寺主簿(《宋会要辑稿》选举二一之七)。今录诗二首。
晏敦复(1120-1191,一作1071-1141、一作1075-1145)字景初。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南宋诗人、正直大臣。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。敦复才思敏捷,诗文多已散佚,仅《宋诗纪事》存诗1首,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存奏议2篇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世称“抚州八晏”(晏殊、晏几道、晏颖、晏富、晏京、晏嵩、晏照、晏方)。 ...
晏敦复。 晏敦复(1120-1191,一作1071-1141、一作1075-1145)字景初。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南宋诗人、正直大臣。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。敦复才思敏捷,诗文多已散佚,仅《宋诗纪事》存诗1首,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存奏议2篇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世称“抚州八晏”(晏殊、晏几道、晏颖、晏富、晏京、晏嵩、晏照、晏方)。
释惟岳,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三三录其咏福州东山功德禅院景物诗,当为孝宗时人。今录诗二首。 ...
释惟岳。 释惟岳,《淳熙三山志》卷三三录其咏福州东山功德禅院景物诗,当为孝宗时人。今录诗二首。
陈谔,字古直,号野水。尝为越学正。理宗景定二年(一二六一)曾作《襄鄂百咏》,已佚。事见《癸辛杂识》续集卷下。今录诗二首。 ...
陈谔。 陈谔,字古直,号野水。尝为越学正。理宗景定二年(一二六一)曾作《襄鄂百咏》,已佚。事见《癸辛杂识》续集卷下。今录诗二首。
蒋之美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神宗熙宁六年(一○七三)进士。事见《咸淳毗陵志》卷一一。今录诗三首。 ...
蒋之美。 蒋之美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神宗熙宁六年(一○七三)进士。事见《咸淳毗陵志》卷一一。今录诗三首。
陈颜,字宰心,号纯斋(《甬上宋元诗略》卷三)。今录诗三首。 ...
陈颜。 陈颜,字宰心,号纯斋(《甬上宋元诗略》卷三)。今录诗三首。
詹琰夫,字美中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。隐居不仕。宁宗嘉定九年(一二一六)于武夷山重葺止止庵,延道士白玉蟾居之,为道家之学。事见《武夷山志》卷八《止止庵记》、附录《补遗》。 ...
詹琰夫。 詹琰夫,字美中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。隐居不仕。宁宗嘉定九年(一二一六)于武夷山重葺止止庵,延道士白玉蟾居之,为道家之学。事见《武夷山志》卷八《止止庵记》、附录《补遗》。
师严,字道立,襄阳(今属湖北)人。度宗咸淳末元兵围襄阳,脱身奔朝廷,上书论事,不报。客死武陵。事见《谷音》卷上。今录诗六首。 ...
师严。 师严,字道立,襄阳(今属湖北)人。度宗咸淳末元兵围襄阳,脱身奔朝廷,上书论事,不报。客死武陵。事见《谷音》卷上。今录诗六首。
苏钦,字伯臣,一字伯承(清乾隆《仙游县志》卷二九),仙游(今属福建)人。徽宗宣和六年(一一二四)进士,调惠州录事参军。历知闽清、闽县、新建县。高宗绍兴二十四年(一一五四),擢知巴州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六七)。二十八年,知阆州,寻除利州路转运判官、转运使,卒于官。有《两汉提要》十卷(《仙游县志》卷三三),已佚。事见《莆阳文献》列传第一八。今录诗十首。 ...
苏钦。 苏钦,字伯臣,一字伯承(清乾隆《仙游县志》卷二九),仙游(今属福建)人。徽宗宣和六年(一一二四)进士,调惠州录事参军。历知闽清、闽县、新建县。高宗绍兴二十四年(一一五四),擢知巴州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六七)。二十八年,知阆州,寻除利州路转运判官、转运使,卒于官。有《两汉提要》十卷(《仙游县志》卷三三),已佚。事见《莆阳文献》列传第一八。今录诗十首。
(961—1004)蔡州汝阳人,字汉公。少识音韵,善诗文,为王禹偁所重,与丁谓齐名。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第一。累迁右司谏。真宗朝历权户部判官、京东转运副使、判太常礼院、知制诰掌三班院。屡有建言,尝疏请将三司所辖还户部,渐复六部各司其职之制,又极论军政腐败,将帅无能及畏懦玩寇等。有《驳史通》及文集。 ...
孙何。 (961—1004)蔡州汝阳人,字汉公。少识音韵,善诗文,为王禹偁所重,与丁谓齐名。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第一。累迁右司谏。真宗朝历权户部判官、京东转运副使、判太常礼院、知制诰掌三班院。屡有建言,尝疏请将三司所辖还户部,渐复六部各司其职之制,又极论军政腐败,将帅无能及畏懦玩寇等。有《驳史通》及文集。
蒲宗孟(1022-1088年),字传正,阆州新井(今四川南部西南)人。仁宗皇祐五年(1053)进士(《郡斋读书志》卷一九《蒲左丞集》),调夔州观察推官。治平年间,发生了水灾和地震。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,后宫和宦官。神宗熙宁元年(1068)召试学士院,为馆阁校勘。六年,进集贤校理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二四六),同修起居注、知制诰,转翰林学士兼侍读。元丰六年(1083),出知汝州,加资政殿学士,徙亳、扬、杭、郓州。哲宗元祐三年(1088),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,夺职知虢州(同上书卷四二七)。 ...
蒲宗孟。 蒲宗孟(1022-1088年),字传正,阆州新井(今四川南部西南)人。仁宗皇祐五年(1053)进士(《郡斋读书志》卷一九《蒲左丞集》),调夔州观察推官。治平年间,发生了水灾和地震。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,后宫和宦官。神宗熙宁元年(1068)召试学士院,为馆阁校勘。六年,进集贤校理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二四六),同修起居注、知制诰,转翰林学士兼侍读。元丰六年(1083),出知汝州,加资政殿学士,徙亳、扬、杭、郓州。哲宗元祐三年(1088),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,夺职知虢州(同上书卷四二七)。
侯置(?——?)字彦周,东山(今山东诸城)人。南渡居长沙,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。卒于孝宗时。其词风清婉娴雅。有《孏窟词》 ...
侯置。 侯置(?——?)字彦周,东山(今山东诸城)人。南渡居长沙,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。卒于孝宗时。其词风清婉娴雅。有《孏窟词》
元干出身书香门第。其父名动,进士出身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能诗。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,从小聪明好学,永泰的寒光阁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。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(在临漳县)已能写诗,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,人称之“敏悟”。 ...
张元干。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。其父名动,进士出身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能诗。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,从小聪明好学,永泰的寒光阁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。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(在临漳县)已能写诗,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,人称之“敏悟”。
(1242—1302)大都宛平人,字子有。世祖至元二年,入备宿卫,侍太子真金,以工部尚书兼东宫都总管府事。十九年,高和尚、千户王著杀丞相阿合马。九思率宿卫平定事变,捕获著等。累拜中书平章事,加大司徒。 ...
张九思。 (1242—1302)大都宛平人,字子有。世祖至元二年,入备宿卫,侍太子真金,以工部尚书兼东宫都总管府事。十九年,高和尚、千户王著杀丞相阿合马。九思率宿卫平定事变,捕获著等。累拜中书平章事,加大司徒。
元平江吴江人,号紫微,又号林屋道人。以儒入道,居昭灵观,于州东雪滩结亭,名曰“挂蓑”。好学工诗,访天下仙山,有所得,辄寄于诗。绘有《仙山访隐图》。 ...
富恕。 元平江吴江人,号紫微,又号林屋道人。以儒入道,居昭灵观,于州东雪滩结亭,名曰“挂蓑”。好学工诗,访天下仙山,有所得,辄寄于诗。绘有《仙山访隐图》。
淮南人,字叔厚,号贞期生。博学明经。累举落第,遂放意为诗章。工画,善白描人物,虽时贵亦罕能得之。 ...
张渥。 淮南人,字叔厚,号贞期生。博学明经。累举落第,遂放意为诗章。工画,善白描人物,虽时贵亦罕能得之。
(1494—1568)常州府无锡人,字舜举,号静思。嘉靖八年进士。授萧山知县。擢户科给事中。谏世宗遣郭勋代享太庙,谓“更不亲行,则迹涉怠玩”。帝大怒,执至阙下杖八十,杖折者三。昏死,以良药得苏。削籍,而名震海内。穆宗初,起通政参议,以老致仕。有《张静思文集》。 ...
张选。 (1494—1568)常州府无锡人,字舜举,号静思。嘉靖八年进士。授萧山知县。擢户科给事中。谏世宗遣郭勋代享太庙,谓“更不亲行,则迹涉怠玩”。帝大怒,执至阙下杖八十,杖折者三。昏死,以良药得苏。削籍,而名震海内。穆宗初,起通政参议,以老致仕。有《张静思文集》。
朱谨,清远人。事见清康熙《禺峡山志》卷三。 ...
朱谨。 朱谨,清远人。事见清康熙《禺峡山志》卷三。